挣钱的品牌餐厅都有哪些共同点?
当下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,能够持续盈利的品牌餐厅都做对了哪几点?这些特征可以“拿来主义”学习挪用?餐饮品牌如何做才能实现品牌价值提升+商业利润提升?
1. 品牌精准定位、发挥品类优势、创造过硬产品
地域文化直接挪用、嫁接在品牌餐厅中,可大大降低传播成本,因其是自带流量,广受认可,传播便捷的文化,也可以巧妙地转化为品牌资产(成功的餐饮品牌善于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品牌资产,甚至城市名片、城市地标)。
如文和友、钱塘潮、客味、客语、小龙坎。不能地域区分不能菜系,独特的在地文化,提炼成视觉语言,可实现快速传播,进而赋能于餐饮品牌。
过硬的产品力是源动力,品类优势是商业壁垒,精准的人群定位是传播话术。(单个店的服务范围就是周围三五公里人群辐射。连锁店才有品牌吸引力。)
2. 开源节流,高效运营,成本控制
供应链共享,供应链柔性管理,都可以让利润显著提升。产品、品类、品牌“三品”优势,企业直采,冷链共用,早中晚三餐交替,每个餐饮品牌都可以将自身优势最大化。数字化技术,翻台率优化,动线设计,一面拓展新市场,一面降低总支出成本,企业利润由此而来。
3. 体验经济,场景设计,激活感官
餐饮空间设计是品牌餐厅可以极大发挥的场域,沉浸式场景构建,主题餐厅通过IP、互动装置吸引客户自发打卡传播,如:星美聚新加坡菜餐厅门口的狮头鱼尾装置,如:喜茶流觞曲水凳子布局,如:奈雪梦工厂和“青花椒火锅”,都是利用社交裂变形成传播效应。
跨界联名,复合业态融合也是一大趋势。早些年的鸡尾酒与墨汁品牌联名,到去年瑞幸和茅台一拍即合的营销盛况,话题营销年年有,顾客喜新厌旧,倒逼餐饮品牌在持续创新迭代这条路上奔走不停。
4. 产品质价比,产品创新力
餐饮是长期产品主义的经营,短期看营销,长期看产品力与复购。如:半天妖通过食材升级、质价比策略逆势扩张,门店数从300家增至1300家,强调“产品无短板”的长期竞争力。
许多餐饮品牌在疫情期间都开通了外卖支线,以应对线下门店营业额骤减的局面。椰客新品上线,均有活动预热,椰子鸡和煲仔饭的经典模式也在推陈出新。创新是餐饮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因素。
5. 数字化运营,灵活应对市场变化
大数据时代,信息化推流,利用好线上传播O2O模式,餐饮品牌以数据分析结果驱动线下决策,提升转化率,餐饮坪效,沉淀私域流量,长线累计品牌资产。(维护老客户的成本大概是吸引新客户成本的1/5)
全面发掘并利用好餐饮品牌自身优势,或出海、或下沉、或拓展、或加盟……敏锐的市场洞察,极强的战略执行力,反复测试与持续优化并行,餐饮行业的机遇就藏在一个个细节中。
以文化赋能品牌溢价,以效率支撑商业模型,以体验创造用户黏性。“产品+供应链+经营营销+数字化+品牌文化”,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藏身其中。